#藝術學分學程

Program of Art

課程規定

  • 凡本校學生皆可修習。
  • 必修課程(3-6學分) 核心通識「藝術與美感」向度課程、和操作型藝術課程各一門,使修習同學一方面能具備藝術文史理論紮實且通廣的基本訓練,亦可透過實際體會藝術創作的過程,思考論述與技藝的連結點,涵養與認知能更為深入。
  • 選修課程(9-12學分) 學生可針對個人興趣與生涯規劃彈性選修。內容包涵豐富多元的藝術領域,由於藝術媒體類型不斷推陳出新與混融,鼓勵學生多方探索、自由搭配。提供從賞析、理 論、到深入特定領域的進階式課程,也可接觸博物館和文創產業的理念、規畫、政策等不同面向,使同學能作概括性的橫向整合,也能作專門類別的縱向深耕研究。

課程規劃

現代藝術創作專題 Art Project / 1學分 / WaWb

這門課程以創作現代藝術為主旨,藝術教育的目的,並非在訓練技法的純熟的作者或著訓練專業的藝術家。有別於一般藝術學院的教學時數。通識課程中的藝術教育最重要的,是利用各種媒材使學生體驗【藝術】本身,讓創作和心靈活動藉著這樣的課程,得陶養其自身。


現代藝術與美學 Art and Esthetics Study / 2學分 / M7M8

1.以講授各種戲劇與劇場流派、風格和美學思考為主,學生參與課堂討論,期中需至各類型表演藝術與藝文現場 觀賞,以作為分組報告之材料,課程之外可視學生意願成立讀書會,目的用以群聚觀演、讀書、討論文化與藝 術。 2.本課程並佐以相當的藝術、文學、歷史、哲學、美學之範疇,兼顧本國文化及西方文化、歷史、哲學、藝術之 發展與內涵,期能藉此陶冶學生的人文素養,充實其個人的文藝內容和涵養,以啟蒙、引介、提昇和推廣藝文氣 息的效能為目標。 3.藉由觀賞各類型劇場影帶、DVD等影像材料及經典劇作,深入淺出,用以學習鑑賞藝文活動的方法和規則,並 理解不同時期的藝術現象、創作理念、和時代美學風格,更兼以史觀參照,由動態的觀賞和活動中以期培養更進 一層的人文藝術素養。


短片製作 Short Film Production / 3學分 / T7T8T9

隨著數位科技的日新月異,影音多媒體時代已經到來,影音作品不再只是電影人或藝術創作者的一門專業,學習用影音工具來進行人際溝 通、傳遞理念或發表成果,將成為大眾越來越熟悉的模式,再加上影音媒體的敘事特質,更能觸動人心,引發共鳴,產生社會影響力,因 此學習短片製作,將成為未來各領域人才的基本能力。在『短片製作』這堂課中,將指導同學認識鏡頭語言,練習用影像說故事,了解聲 音與剪輯在影音作品中的魔力,學習短片敘事,並於學期末完成一部短片作品。除了加強清華學子的影音製作能力,藉此也希望為清華校 園留下更多動人的影音紀錄。 本學期課程將特別設計週末工作坊的形式授課,透過產學合作,邀請影視業界專業工作者參與,以及舉辦兩場專題講座。


設計繪畫 Design Drawing / 2學分 / W5W6W7W8

非全然強調描寫眼睛所看到的事物, 而是藉由一種策略性的、有計畫性的, 把眼睛所見事物,設計重新描寫、分析組構… 描寫所看到與感受到之事物,轉化為視覺作品。 畫面最終的呈現不在表現繪畫的技巧, 而是藉由美術設計原理之建構與運用, 讓來自不同專業領域背景的學生, 能運用繪製能力來表達自己的概念與想法 培養學生具觀點的解析,激發個人創意思考, 在創作中展現自信與個性,探討自我與環境的關係, 進而延伸不同領域之間的關懷省思。


繪畫創作 Painting Creation / 2學分 / R5R6R7R8

本課程透過繪畫創作的基本材料認識與表現技法演練,讓修習本課程學生能於學期內對繪畫創作有所基礎認知,引導啟發學生 自主 性、獨創性之基本繪畫表達力與創作技能,讓學生有效提昇學生感官視覺之審美意念與實踐繪畫創造能力。


陶藝製作 Clay Work / 2學分 / M1M2M3M4 / M5M6M7M8 / T5T6T7T8

1. 各種陶藝製作的技法傳授及觀念性陶藝製作的表達方法。又對生活中的一些實用器皿加以剖析說明其結構組成、製作手法及功能考量等技藝操演。並配合課程實務賞析以提升生活鑑賞和品味。2. 陶瓷藝術的製作流程了解、原料認識及相關常識解析。 3. 各種陶藝品的賞析、製作方法認識及燒製手法的簡介。


中國工藝美術史 History of Chinese Crafts and Decorative Arts / 2學分 / R5R6

中國歷史悠久,自史前的新石器時代至正史時代乃至今,已經超過五千年,考古、歷史文物的豐富與精美,印證了中國輝煌的古代文明,以及曾經活動在此一廣大土地上的先民的卓越技術、智慧與努力。本課程從工藝美術的角度,對此一(846;大的藝術、文化遺產,包括:陶瓷器、銅器、金銀器、石器、玉器、漆器、骨器等,進行介紹、解釋和欣賞,旨在於培養學生對古代藝術文物的興趣,並有系統地認識中國古代的工藝美術,以及它所寓涵的文化意義、審美觀,並期能將這些藝術傳統融入現代的生活中,成為個人素養極重要的一部份。


油畫 Oil Painting / 2學分 / M5M6M7M8

以油畫作為媒介,培養學生專注力、敏銳的觀察力和感受力,從繪畫中發現深層的自己;學習自我發現問題並且解決問題的 能 力;在諸多極重腦力思考的眾多課程中,本課程提供一種以感知及用心為主軸的不同體驗,當然美感能力的累積在學生學習 過 程中已經悄然進入其心中。


表演藝術賞析 Appreciation of Art Performing / 2學分 / M5M6

1以講授與國內外表演藝術DVD、網路youtube等影像資料的觀賞為主,學生參與課堂討論,期中需至劇場現場觀賞以作為分組報告之材料,課程之外可視學生意願成立讀書會,目的用以群聚觀演、讀書、討論表演與藝術。 2從寫實具象的戲劇節目開始,深入潛出地觀賞至劇場活動、舞蹈演出及各類型寫意而具抽象性的表演藝術節目。 3佐以必要之書籍閱讀。


策展理論與實務 Organizing Art Exhibitions :Theory and Practices / 2學分 / M3M4

這個課程本課程需全班通力合作完成一個展覽的執行工作。 主要是讓學生由實際的策劃展覽的整個過程經驗中學習視覺藝術(或跨領域)的實務經驗:如何設 定展題、規劃展出內容、預估經費、募款活動、展覽各階段行銷活動、公關工作、新聞發佈、空間 設計、衡量展場安全(保全系統)、美工設計、針對展題的深入研究、訪問藝術家、展場配備、運 輸保險事務、檢驗作品報告、佈置展覽、開幕活動、展覽期間的民眾參與活動、卸展過程。 此類課程通常是開設於藝術管理研究所,而且由學生自行尋找相關藝文機構進行實務經驗 的吸收,因而本課程所設計的實際內容可能分屬於藝術機構行政部門展覽組、教育推廣組、典藏 組、會計部門、研究組,學生無法於短期內一窺全貌。然而這個課程由策劃展覽的層面切入、環環 相扣,學生可以學習到美術館或藝文機構的必要實務經驗,尤其是培養學生負責任貫徹全展的態 度、重視團隊的合作精神、預算估計與執行,培養學生對空間的美感與設計,如何將藝術資訊與研 究落實於展覽層面。


公共藝術賞析 Public Art / 2學分 / F3F4

這個課程主要是讓同學深刻認知國外及台灣時下方興未艾的公共藝術領域,探討公共藝術設置 過程、管理、維護等等各層面問題及瞭解執行四種當前設置方式的細節與優劣。藉此讓學生能更主動瞭解校 園、社區、台灣、世界各地的公共藝術設置案,瞭解師生、藝術家、社區的互動過程,並從場所特性觀點 談公共藝術之互動性。 自1992年以來,政府透過立法院文建會立法通過文化藝術獎助條例、實行細則與設置辦法的政 策性的主導,試圖提昇公共空間的整體藝術思維;經過台灣公部門這十多年來的努力,百分比的公共藝術由 原本的乏人問津階段到蓬勃發展蔚為風潮的趨勢。但一般民眾卻仍對這個 與生活息息相關的領域不甚 明瞭, 這個課程由實地勘查清交校園內以及新竹縣市的公共藝術為起點,學生可以學習到全面性的空間美學 與必要的執行實務、基本民眾參與、與維護戶外藝術品的實務經驗,尤其是培養學生重視社區營造的合作 精神、對空間的美感與付諸行動,將個人美感思維延伸於眾人的公共空間


媒體藝術 The Art of Medias / 3學分 / R2R3R4

隨著科技進步與環境之改變,傳播媒體不論技術與觀念都因而日新月異,面對媒體形式之多樣化,本課程將探討變異性背後之 設計通則及思考方式,內容主要包函: Vertical Thinking & Horizontal Thinking: 媒體創作的思考方式; Visual Thinking: 圖像思考; Semiotics:符號學的應用; Gestalt : 完形理論; me x taphor vs. Metonymy:隱喻和轉喻; Narration Design :敘事方法; Irony : 反向思考與表達 Engaged by Design :有效的傳達; 校外參觀


音樂創作 Write Some Notes for Music / 2學分 / F5F6

音樂創作課程教學內容涵蓋音樂基礎訓練,以及曲式分析,介紹當代流行音樂以及古典音樂作品為主,於課堂上或課後, 也要求學生參與音樂會(流行,古典,爵士等)的參與,學生於課堂上可以學習古典音樂創作的準則,並運用在自身的音樂 創作中,同時,期末的團體創作,更是要求每位同學都參與不同的音樂部分,或創作歌詞,或編曲,集合每小組2-5人的創 作構想,而創作出一首屬於小組的歌曲。


#創新設計學分學程

Innovative Design Program

課程規定
  • 學程適用對象:大二以上或研究所學生。
  • 本學程分為「核心課程」與「選修課程」兩大部分。
  • 學程應修習至少15學分,包括「核心課程」至少6學分,並且有至少9學分不屬於學生主修、輔系及其他學程應修科目,即發給學程證明。

課程規劃

平面設計 Graphics Design / 3學分 / M5M6M7

藉由課堂講述與實作練習,培養學生平面設計之基礎能力,做為後續設計課程的基底。講述造型原理與應用實例,引導學生進行設計實務。課程將循序漸進,由平面的點線面構成作為基礎,再以整合應用系列課程,包含字型設計、排版設計、活動海報設計與相關文宣製作等作為未來設計的延伸應用。


認識數位展演與實作 Exploring Digital Performances and Practice / 2學分 / F5F6

「認識數位展演與實作」乃跨「藝術與人文涵養」、「資訊科技與媒體素 養」、「科學思維與反思」面相的新創課程,亦可銜接「文化創意產業」通識課程,以及「創新創業」、「藝術」學分學程等。本課程以運用數位科技展演的電影,以及近期引發社群媒體關注的街道博物館(street museum)、科技藝術等呈現形式為軸心,扼要講授其基礎理念與技術應用原理。同時,輔以個案介紹,以及導演、數位藝術工作者等之現身說法,探討數位展演的面貌與元素,以引領同學們思考其內涵。此外,並基於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國網中心)之高速算圖平台,設計電腦動畫製作的實機驗演練課程單元,以期深化修習者體認科技在於藝術展演之應用與重要性。


產品設計表現技法 Sketching for Product Design / 3學分 / F2F3F4

1. 加強學生基本透視觀念與繪畫的基礎技巧打好底子,讓學生能應用在不同設計表現上。 2. 訓練學生能短時間內將腦中所想的事物形體,清楚快速的表達出來 3. 引導學生在繪圖時加入自身的創意啟發與聯想,而不是只單純的模仿 4. 訓練學生以手引導出設計創意,在由手所繪製出來的圖面刺激想法,兩者彼此互相影響。


使用者體驗設計 User experience design / 3學分 / TnT5T6

科技時代的人們在操作各種學習,生活與應用上之互動系統時,無時無刻不感覺到與之互動所帶來的各類體驗,這些體驗影響了使用者/學習者對系統的整體感受。在本課程中,藉由閱讀人類經驗與互動之使用者體驗文獻,並透過分析與設計實作,讓學生能應用相關理論,強化學習或其他類型系統之體驗設計。